点击关注我们哦
钜派小编按
目前流行的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的内审稿,其对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、信托计划、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,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、基金子公司、期货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等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在非标资产投资、集中度、资金池、资本约束、杠杆要求和消除多重嵌套等方面做出了规范。小编从资管业务等角度来与大家搞懂这个事情。
近日,资管行业的监管受到监管层和市场的关注。其中,银行体系内的资管业务即以理财业务为代表,其他金融子行业也发展有各自的资管业务。
我们用央行的话来总结一下资管业务:
在2017年2月17日央行发布的《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,对银行表外理财业务有一段描述:
表外理财本质上属资产管理业务,应具有“受人之托、代客理财、投资者风险自担”的属性。要从根本上解决真实资本计量、风险隔离、刚性兑付、监管套利等问题,还需进一步理顺资产管理业务的法律关系和监管安排。
1
资管业务有什么问题呢?
从投融资角度来考虑,资管业务是丰富了投融资渠道,对于资金的融通是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。
本意虽好,却“贪了杯”。
——模糊界限,影子银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
敲黑板来回顾一下三个特点:
受人之托
代客理财
投资者风险自担
其中,最后一个特点,银行却给予刚性兑付。因此有了去向不明的资产,而银行借此可以将部分资产出表,从而美化表内业务的监管指标。
这样会导致监管部门没有办法看到真实的银行,从而不能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。
层层“扒皮”,导致监管盲区
——产品嵌套,监管机构多样构成盲区
现在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都提供资产管理服务,发行各式的资管产品,丰富了大家的投资和融资渠道。但是在业务层面,各种资管产品层层嵌套,且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。
也就是说,监管A不能看监管B范围的理财产品,而又因为嵌套,很有可能会留下监管盲区。
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层层嵌套的过程中,还会加杠杆,用王剑举的例子来说:以2015年股灾为例,银行理财向股市输送了大量配资资金,中间还加了杠杆,但证监会无法掌握其最终入市总额,对股市的整体杠杆水平可能产生误判。
2
l监管的重点是什么呢?
一 禁止表内资管业务,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,打破刚性兑付
二、压缩非标资产规模
三、禁止资金池操作,不得期限错配
四、消除多重嵌套,限制通道业务
五、建立资本约束机制、加强集中度限制、统一杠杆要求
3
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是?
一、银行的理财越来越不美了,换句话说,越来越不吸引人。且银行在做这方面业务,也没了之前的“安全性刚兑”的保障优势—— 投资必须要着眼于更大的市场。
二、多重套嵌没了,FOF,MOM似乎是仅剩的合理分散风险投资组合的方式。而作为普通投资者,也可以看到市面上的产品似乎也在减少。
三、固收、类固收的产品似乎在面临层层监管,那么接下来就剩“股权投资”,似乎国家在把资金的关注点放到股权类项目,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项目。
针对于一级项目来说,有一些行业国家可能会出台政策去限制,留下真正值得去投资的行业,那么投资者如何领先一步?似乎真的要好好去跟着新闻,了解宏观,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了。
钜派投资集团
尽心尽责的财富管理专家
钜派投资集团(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:JP)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,广泛而又有针对性的为中国高净值人群提供全面、个性化的财富管理、资产配置服务。
免责声明
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。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、公正,但文中的观点、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。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。
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。如引用、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钜派投资集团,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。
标签: mom金融客户端
评论列表
也可以看到市面上的产品似乎也在减少。 三、固收、类固收的产品似乎在面临层层监管,那么接下来就剩“股权投资”,似乎国家在把资金的关注点放到股权类项目,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项目。 针对于一级项目来说,有一些行业国家
、代客理财、投资者风险自担”的属性。要从根本上解决真实资本计量、风险隔离、刚性兑付、监管套利等问题,还需进一步理顺资产管理业务的法律关系和监管安排。 1 资管业务有什么问题呢? 从投融资角度来考虑,资管业务是丰富了投融资渠
点击关注我们哦 钜派小编按 目前流行的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的内审稿,其对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、信托计划、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,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、基金子公司、期货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等发
问题,还需进一步理顺资产管理业务的法律关系和监管安排。 1 资管业务有什么问题呢? 从投融资角度来考虑,资管业务是丰富了投融资渠道,对于资金的融通是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。 本意虽好,却“贪